苏州市律师事务所免费法律咨询 苏州律师收费标准 苏州专业律师电话和地址查询 苏州律师法律服务网 苏州律师网站建设招聘
联系我们 苏州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
律师:刘逢欣 律师
律所: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
          苏州中心A座8楼
电话:13812605387
提示:提前电话预约可获免费咨询
          一次(时长30分钟,可携
          带材料至律所当面咨询)

苏州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电话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劳动工伤
苏州劳动仲裁律师 |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赔偿吗
来源: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赔偿吗 作者: 苏州劳动仲裁律师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基本概念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定义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出现法定或约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提前终止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三种情况: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以及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其中,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这种解除方式体现了双方的意愿,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和谐的劳动合同终止方式。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条件。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对劳动者的一种经济补偿措施,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轻因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带来的经济负担。

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一)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在实践中,劳动者可能会因个人原因(如家庭因素、职业规划等)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的请求,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通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双方可以就补偿问题进行协商。

例如,劳动者因计划出国深造,提前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用人单位考虑到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明确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也可能因经营需要(如业务调整、裁员等)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的提议,双方同样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通常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例如,用人单位因经营不善,需要进行人员优化,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意向。劳动者经过考虑后,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双方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并约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

(一)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

例如,劳动者因个人兴趣原因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解除,但劳动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支付经济补偿,因为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

(二)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来确定的。具体计算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其中,工作年限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例如,某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了五年零四个月,月工资为8000元。在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为:5.5(年)×8000(元/月)=44000元。

四、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一)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在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协议书应当明确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时间、经济补偿的金额和支付方式等内容,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例如,协议书中可以约定:“双方协商一致,于2025年7月1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44000元,于2025年7月15日前一次性支付完毕。”

(二)保留相关证据

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应当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当保留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双方协商一致的记录以及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等证据。对于劳动者来说,也应当保留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据,如协议书、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凭证等。

这些证据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证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劳动仲裁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仲裁的概念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程序简便、效率较高的特点。

在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经济补偿等问题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解决。

(二)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包括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在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双方对经济补偿的金额、支付方式等问题存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劳动仲裁的程序

劳动仲裁的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开庭审理和裁决等环节。

1.申请:劳动者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2.受理:劳动仲裁机构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3.开庭审理:劳动仲裁机构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劳动仲裁机构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4.裁决:劳动仲裁机构在开庭审理后,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

例如,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及逾期支付的利息。劳动仲裁机构受理后,经过开庭审理,最终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及逾期利息。

六、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某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双方协商未果,劳动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机构经审理认为,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不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最终,劳动仲裁机构驳回了劳动者的仲裁请求。

(二)案例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某用人单位因经营需要,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双方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存在争议。劳动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机构经审理查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了三年零八个月,月工资为6000元。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4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即24000元。最终,劳动仲裁机构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24000元。

七、总结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劳动合同解除方式。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保留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3.了解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和计算标准,确保经济补偿的支付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双方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解决。劳动仲裁机构将根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地裁决双方的争议。

在实践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在用工过程中,建立健全劳动管理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的解除程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

本文由苏州劳动仲裁律师团队撰写,旨在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法律指导。如需进一步咨询,可联系相关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