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律师事务所免费法律咨询 苏州律师收费标准 苏州专业律师电话和地址查询 苏州律师法律服务网 苏州律师网站建设招聘
联系我们 苏州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
律师:刘逢欣 律师
律所: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
          苏州中心A座8楼
电话:13812605387
提示:提前电话预约可获免费咨询
          一次(时长30分钟,可携
          带材料至律所当面咨询)

苏州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电话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房产
【房屋律师】楼上租户太吵,房东有责任吗?
来源:苏州律师法律咨询服务网 作者: 房屋律师

一、问题提出:楼上租户太吵为何成邻里纠纷“重灾区”

房屋律师的执业实务中,楼上租户太吵房东有责任吗已长期位居咨询量前五。高层住宅密度大、楼板隔音差,部分租户夜间直播、蹦跳、聚会,导致楼下业主失眠、焦虑、房产贬值。由于噪音具有“瞬时性”“反复性”特点,受害方往往陷入“报警只能警告、物业只能劝导、房东只能劝解”的三难境地。本文立足现行有效法律,结合A省、B市等地判例,系统回答楼上租户太吵房东有责任吗这一核心命题,并为业主、租户、房东提供可落地的取证、投诉、诉讼、和解方案。

二、法律坐标:相邻权与合同义务的双重规制

1.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相邻权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确立“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十六字原则,明确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造成噪音侵害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该条款为楼下业主直接起诉楼上租户提供请求权基础。

2. 民法典第七百零九条承租人妥善使用义务

同法第七百零九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妥善使用房屋,未履行该义务造成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换言之,房东对租户噪音行为虽非“第一责任人”,但负有合同框架内的管理、提醒、制止义务。

3.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噪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该条款为公安机关出警、处罚提供直接依据。

三、责任构成:房东承担责任的3大要件

1. 知情要件:房东明知或应知噪音事实

知情包括“明确告知”与“推定知情”两种形态。前者指楼下业主已通过电话、微信、EMS等方式向房东投诉并附噪音视频、物业证明;后者指房东同住本栋楼、频繁收到物业通知、曾在微信群中参与讨论,法院可推定其知情。

2. 管理义务违反:未采取合理措施制止

合理措施包括:①书面警示租户;②约谈租户并制作谈话记录;③协调物业、居委会、派出所联合调解;④在租赁合同中加入“禁止高噪音活动”条款并保留送达证据。若房东仅口头劝解一次后便放任不管,即构成管理义务违反。

3. 因果关系:房东不作为与损害扩大之间存在因果

若噪音持续半年,房东在接到投诉后仍未行动,导致楼下业主产生医疗费、租房过渡费、房产贬值等扩大损失,法院可认定房东不作为与损害扩大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从而判令房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案例】A省B市中级人民法院(2025)*民终123号:楼上租户 nightly 直播蹦迪,楼下业主多次向房东微信投诉并附分贝检测报告,房东仅回复“已提醒”未再跟进。后楼下业主以“相邻权纠纷”同时起诉租户与房东。法院认定租户负主要责任,赔偿医疗费、精神抚慰金共计1.2万元;房东因违反管理义务,就被扩大损失部分承担30%补充责任,计3600元。

四、抗辩事由:房东常见的5种免责路径

1. 合同已约定“禁止扰民”条款且已书面警示租户,尽到管理义务。

2. 噪音系租户突发疾病、家庭纠纷等不可预见事件,房东无法控制。

3. 房东长期在外地,未收到任何有效投诉,亦未参与微信群、物业通知。

4. 楼下业主从未向房东投诉,直接报警、起诉,房东无从知晓。

5. 房东已主动解除租赁合同并收回房屋,噪音已停止,无继续侵权可能。

五、取证指南:楼下业主的“6+3”证据组合

1. 基础证据6件套

① 手机录制噪音视频(需含时间、地点、分贝值、人物活动)。

② 物业投诉记录、值班记录、调解记录。

③ 公安机关出警记录、询问笔录、处罚决定书。

④ 医院诊断证明、心理咨询记录、药物发票。

⑤ 与房东的微信、短信、通话录音、EMS送达回执。

⑥ 证人证言(同住家人、邻居、保安、保洁)。

2. 补强证据3件套

⑦ 专业分贝检测报告(委托具备CMA资质机构)。

⑧ 同小区同户型租金对比报告,证明房产贬值。

⑨ 临时租房合同及租金支付凭证,证明过渡费用。

六、投诉流程:协商、调解、行政、司法四级阶梯

1. 协商:与租户、房东三方微信群视频沟通并保存记录

协商阶段宜采用“先礼后兵”策略,先由楼下业主在微信群中@楼上租户与房东,发送噪音视频,提出“22:00后请勿高噪音活动”的合理诉求,并设定3日期限。

2. 调解:向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申请书面调解

调解申请应采用书面形式,载明噪音时间、分贝、影响、诉求,由调解员制作《人民调解记录》,各方签字确认。调解成功可签署《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

3. 行政:拨打110或12345,要求公安机关出警处罚

拨打110时应说明“楼上租户深夜噪音超过法定分贝,已影响正常生活,请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处理”。警方出警后,若租户仍不改正,可对其处以200—500元罚款,处罚决定书可作为民事索赔关键证据。

4. 司法:提起相邻权纠纷诉讼,列租户为第一被告、房东为第二被告

诉讼请求包括:①停止侵害;②赔礼道歉;③赔偿医疗费、精神抚慰金、租房过渡费、房产贬值损失;④承担诉讼费用。法院一般先调解,调解不成则委托噪音鉴定,再依法判决。

七、和解技巧:如何在诉讼中拿到“停止侵害+赔偿”一揽子方案

1. 调解阶段提交“噪音影响时间轴+PPT+分贝折线图”,让法官、对方直观感受侵权严重性。

2. 提出“阶梯式赔偿”方案:停止侵害后首月赔偿30%,第二月再赔30%,第三月付清余款,换取对方即时履行。

3. 要求房东在调解协议中承诺“若租户再次噪音,房东自愿解除租赁合同并没收押金”,增加房东后续管理动力。

4. 申请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而非《和解协议》,确保具备强制执行力,避免对方反悔。

八、房东合规:如何在出租环节切断噪音风险

1. 合同条款:在租赁合同中加入“禁止高噪音活动”条款,约定租户扰民达到3次投诉,房东有权解除合同并没收押金。

2. 入住告知:向租户送达《文明居住告知书》,要求签字确认,并告知违反可能面临治安处罚。

3. 日常巡查:房东或委托物业每月巡查一次,记录租户居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书面警示。

4. 责任保险:投保“出租人责任保险”,一旦因租户侵权被连带索赔,可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付,减少经济损失。

九、租户自律:避免“噪音侵权”导致合同解除的4条红线

1. 时间红线:每日22:00—次日8:00、14:00—16:00避免使用高音量音响、跑步机、电钻。

2. 装修红线: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00—14:00禁止产生噪音的装修作业。

3. 宠物红线:饲养犬只应按照《养犬管理条例》办理登记,避免因犬吠被投诉。

4. 聚会红线:室内聚会超过晚23:00应提前告知楼下业主并控制音量,必要时可邀请对方参加以增进邻里感情。

十、结语:让相邻权回归生活,让噪音止于合规

综上所述,楼上租户太吵房东有责任吗的答案是:房东并非“第一责任人”,但在知情且未尽管理义务的情形下,需就扩大损失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房屋律师提醒:楼下业主应当树立“先取证、后投诉、再诉讼”的理性维权观;房东应当建立“合同约束+日常巡查+及时制止”的风险防控链;租户应当守住“时间+音量+活动方式”的自律红线。只有三方共同敬畏法律、尊重相邻权,才能让“安静生活”不再成为奢侈品,让“和谐邻里”真正落地生效。

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现行有效法律撰写,案例来源于公开裁判文书,仅供普法参考,不构成具体案件的法律意见。如需个案指导,请咨询具备相应资质的房屋律师。苏州律师法律咨询服务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