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指引:被单位劝退怎么谈赔偿?
来源:被单位劝退怎么谈赔偿 作者: 苏州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
一、走近苏州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区域劳动案件画像
1.1 制造业与互联网并行的用工特点
苏州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近三年接案数据显示,劳动争议集中于制造业加班费、互联网企业“优化”裁员以及服务业调岗降薪三大领域。其中“被单位劝退怎么谈赔偿”已占咨询总量2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1.2 本地律师的专业分工
多数劳动律师团队内部进一步细分为“工资追索”“解除谈判”“竞业限制”三条业务线,通过小程序预约、线上材料审核与线下调解一体化的服务模式,降低劳动者维权门槛。
二、“劝退”的法律定性:协商解除还是违法解除?
2.1 劝退与单方解除的界限
用人单位口头或书面提出“建议离职”并承诺补偿,本质属于《劳动合同法》第36条“协商一致解除”。若员工拒绝后单位直接发解除通知,则可能构成第39条或第40条的单方解除,二者在赔偿标准上差异显著。
2.2 书面通知的必要性
仅有口头劝退而无任何书面材料的,员工可继续正常出勤并保留打卡记录,以防被认定为旷工。
三、被单位劝退怎么谈赔偿:谈判前必做的三项准备
3.1 证据清单自查
必备材料包括最近12个月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加班统计表、岗位调整通知及劝退谈话录音。录音应存储原始载体,避免剪辑。
3.2 赔偿基数计算
以解除前12个月应得工资总额为基数,含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及加班工资;年终奖按已工作时间折算。若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超出部分不计入。
3.3 法律条文速览
协商解除:N+1(N为工龄);违法解除:2N;若存在未休年假、加班费、竞业限制补偿等,另行累加。
四、谈判流程与话术范例
4.1 首轮沟通:锁定补偿项目
示例话术:“感谢公司对我工作的认可,也理解目前经营调整的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我接受协商解除,但需明确补偿包含经济补偿、剩余年假折算及当月绩效。”
4.2 价格锚定:先报总额后拆分
先给出总额区间,如“我核算后补偿应为8.5万元”,再逐项拆分,可避免逐项被压价。
4.3 签署《解除协议书》的注意点
协议须载明解除类型、补偿明细、支付时间、保密条款及放弃追诉条款的范围;补偿金额大写与小写并存,转账账户须为员工本人。
五、补偿计算场景化示例
案例背景
张某2021年3月入职,月固定工资12000元,2024年6月被劝退,尚有5天年假未休,公司提出补偿3万元。
计算过程
1. 工龄3年3个月,N=3.5个月,经济补偿=12000×3.5=42000元。
2. 年假折算=12000÷21.75×5×300%=8276元。
3. 当月工资=12000÷21.75×实际出勤天数。
4. 合理补偿总额约55000元,公司报价3万元明显不足。
六、协商破裂后的维权路径
6.1 劳动仲裁申请要点
仲裁请求可同时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2N、加班费、年假折算,并附全部证据复印件一式三份。
6.2 仲裁时效与管辖
自解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注册地均可管辖。
七、常见劝退套路与应对
7.1 以“绩效不合格”为由
若公司未提前30日书面告知或未提供培训或调整岗位,直接解除构成违法。
7.2 “自愿离职”陷阱
公司要求签署《辞职申请书》的,可手写“因公司提出协商解除”并拍照留存。
7.3 调岗降薪施压
调岗需具备合理性且不得降低原待遇,员工可书面拒绝并要求继续履行原合同。
八、特殊群体补偿规则
8.1 三期女职工
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被劝退,除非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情形,否则赔偿标准为2N+孕期至哺乳期工资。
8.2 工伤职工
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被劝退,除2N外,还应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由各省规定。
九、证据固定与电子数据指引
9.1 微信、钉钉记录保存
使用手机录屏功能完整展示聊天界面及账号信息,导出原始文件并计算哈希值。
9.2 录音录像合规边界
在公共场所或本人办公室内录音不侵犯他人隐私,可作为有效证据。
十、成本与收益:仲裁诉讼费用测算
10.1 仲裁受理费
1万元以下部分每件50元,1万至5万元部分按3%累进,10万元争议额受理费约2100元。
10.2 律师费区间
苏州劳动纠纷律师事务所通常按争议金额5%至8%计收,亦可按阶段固定收费,调解阶段约3000元起。
十一、谈判失败后的诉讼策略
11.1 追加违法解除赔偿金
仲裁阶段未主张的2N赔偿,一审仍可追加,但需说明合理理由。
11.2 财产保全
若公司存在转移资产迹象,可向法院申请冻结其银行账户,保全金额与仲裁请求一致。
十二、企业合规视角下的劝退流程
12.1 制定书面方案
含解除理由、补偿标准、支付计划、保密义务四要素,并由法务与工会双重审核。
12.2 面谈记录留痕
由两名HR在场,全程书面记录并由员工签字确认,拒绝签字的注明情况并录像。
十三、未来趋势:电子劳动合同与解除通知
13.1 电子签名的普及
人社部已明确电子劳动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2025年起苏州将全面推广,解除通知亦可通过电子送达。
13.2 大数据预警系统
劳动监察部门将对接社保、税务数据,对短期内批量解除的企业自动触发预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