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律师事务所免费法律咨询 苏州律师收费标准 苏州专业律师电话和地址查询 苏州律师法律服务网 苏州律师网站建设招聘
联系我们 苏州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
律师:刘逢欣 律师
律所: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
          苏州中心A座8楼
电话:13812605387
提示:提前电话预约可获免费咨询
          一次(时长30分钟,可携
          带材料至律所当面咨询)

苏州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电话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劳动工伤
姑苏区劳动合同律师详解:员工学历造假如何合法解除劳动关系?全面解析法律要点与风险防范
来源:姑苏区劳动合同律师 作者: 苏州法律咨询

姑苏区劳动合同律师解析:员工学历造假的法律后果与合规处理


近年来,姑苏区劳动争议案件中,因员工学历造假引发的纠纷占比逐年上升。许多企业主面临两难困境:“不处理可能纵容失信行为,贸然解雇又恐面临赔偿风险。”本文从法律条文、司法判例、实操技巧三个维度,结合姑苏区劳动仲裁特点,系统解析学历造假争议的应对逻辑。


一、法律如何定义“学历造假”?核心要件剖析

1.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劳动者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姑苏区劳动合同律师强调,“欺诈”需同时满足以下要件: - 虚假陈述与岗位强关联:企业需证明岗位职责、职级、薪酬等与学历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 企业陷入错误认知:若真实学历仍符合录用标准,则难以认定欺诈; - 劳动者主观故意:需排除学历证书遗失后补办等非恶意情形。

2. 司法裁判中的差异化认定

**案例一**:姑苏区某IT企业招聘工程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张某持伪造的985院校毕业证入职。法院认定:“技术岗位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与学历直接相关”,支持企业解除合同。 **案例二**:某销售岗位仅注明“学历不限”,员工李某虚构大专学历,但连续三年业绩达标。仲裁委认为:“企业未能证明学历与工作能力的必然联系”,判决解除行为违法。

姑苏区劳动合同律师提示: 学历造假的认定并非“一刀切”,需结合岗位性质、招聘条件、员工贡献度综合判断。企业若未在招聘环节明示学历要求,将承担重大举证风险。

二、企业合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四步操作法

1. 时效把控:三大解除路径的时间窗口

- 【路径一】 **试用期解除**:须在约定试用期内完成调查、告知、解除全流程。姑苏区某物流公司因超期1天发出通知,被判赔偿2个月工资;

- 【路径二】 **援引规章制度**:建议自发现造假之日起6个月内处理,并确保制度经民主程序制定且公示;

- 【路径三】 **主张合同无效**:无严格时效限制,但拖延处理可能被推定为“默认接受”。

2. 证据链构建:从入职到解雇的全周期留痕

(1)入职阶段
- 要求员工签署《学历真实性承诺书》,明确造假后果;
- 保存学信网验证截图、学校档案馆核查回函等原始凭证;
- 在录用通知书中载明学历要求,注明“若发现不实立即解除合同”。

(2)在职阶段
- 定期更新员工档案,要求学历信息二次确认;
- 通过绩效考核表、晋升记录等佐证岗位与学历的关联性。

(3)解雇阶段
- 制作调查笔录并由员工签字,记录其对造假行为的解释;
- 通过EMS邮寄解除通知,保存签收凭证及全程录像。

典型案例: 姑苏区某教育机构在发现教师王某学历造假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1. 调取入职时签署的承诺书;
2. 向毕业院校发函核实并取得盖章回执;
3. 组织工会代表参与听证会并制作会议纪要;
4. 向王某送达《劳动合同无效告知书》。 法院最终认定解除行为合法,企业胜诉。

三、特殊场景的精细化应对策略

1. 高管的学历造假:权力与责任的博弈

对于管理层人员,姑苏区法院在裁判时会重点审查:
- 虚假学历是否影响其决策权限(如财务总监需会计专业背景);
- 企业是否因信任其学历授予特殊职权;
- 造假行为是否导致公司商誉受损。

2. 工龄超10年老员工的处理平衡术

司法实践对长期服务员工倾向“宽容审查”:
- 若企业多年未进行学历复核,可能被认定为“默许”;
- 需举证岗位技能随技术发展仍依赖原始学历;
- 可尝试协商解除,避免直接解除的法律风险。

3. 孕产期、医疗期员工的解雇红线

(1)法律允许解除的情形
- 有充分证据证明学历造假与“三期”无关;
- 解除程序完全合规,且未提及孕产因素。

(2)高风险操作    在孕产期间突击启动调查;    解除通知中掺杂“岗位调整需更高学历”等模糊表述。

四、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的六大实务建议

1. 制度层面

- 在《员工手册》中专章规定“诚信义务”,列明学历造假的具体后果;
- 建立分级处理机制:对核心岗位从严处理,辅助岗位酌情考量。

2. 操作层面

- 对新员工实施“背景调查双人复核制”;
- 对存量员工开展“学历信息专项审计”,留存自查记录;
- 在劳动合同中增设“学历条款变更告知义务”。

3. 文化层面

- 开展“职场诚信”专题培训,宣导造假法律后果;
- 设立匿名举报通道,鼓励内部监督。

姑苏区劳动合同律师特别提醒: 企业处理学历造假纠纷时,应避免以下常见错误—— ❌ 仅凭学信网查询结果单一证据链; ❌ 未区分“学历瑕疵”(如学校更名未备注)与“学历造假”; ❌ 忽视对员工陈述申辩权的保障; ❌ 在仲裁阶段临时补充证据材料。

五、员工视角:学历造假的三大法律风险

1. 劳动关系层面

- 被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经济补偿;
- 被列入行业黑名单影响再就业。

2. 民事赔偿层面

- 企业可主张追回基于虚假学历获得的额外津贴;
- 若因学历问题导致项目损失,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3. 刑事风险层面

- 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如伪造毕业证公章);
- 诈骗罪(如凭借虚假学历骗取高额薪资)。

结语:构建劳资互信的法治化路径


学历造假争议的本质是诚信价值与用工自主权的博弈。姑苏区劳动合同律师建议:企业应通过“制度预防+程序正义”双轨并进,劳动者则需坚守职业诚信底线。面对复杂个案时,建议双方尽早寻求专业劳动法律师介入,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方式化解矛盾,共同维护姑苏区和谐劳资生态。


声明: 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法律知识,不作为个案处理依据。具体问题请咨询姑苏区专业劳动合同律师。